0%

如何设计出目标系统架构

概述

对于任何系统而言,没有最好的架构,只有更合适的架构。 系统架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迭代过程,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,
考虑系统的逻辑和物理两个方面以及目标和过渡两个阶段,并关注各种因素,其中包括但不限于:定位、边界、颗粒度、共享、隔离等。

定位

在系统架构设计之初,需要明确系统的定位,即系统要解决什么问题,需要具备哪些关键功能,为哪些用户提供服务,以及系统的核心价值是什么。

边界

系统边界是指系统的范围,即系统包含哪些功能和数据。在确定系统边界时,需要考虑系统的目标、用户需求、技术可行性等因素。

颗粒度

系统颗粒度是指系统组件的大小。系统组件可以是模块、服务、应用等。在确定系统颗粒度时,需要考虑系统的复杂性、可维护性、可扩展性等因素。

共享

抽取可共享的系统组件,供其他系统组件复用。在确定系统共享时,需要考虑系统的性能、安全性、可维护性等因素。

隔离

系统隔离是指系统组件之间的隔离,常见的系统组件隔离方式有:分层隔离和特定隔离。

分层隔离

系统分层隔离是指将系统组件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隔离。分层隔离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、可扩展性、安全性等。常见的分层隔离方式有:按技术分层和按业务分层。

特定隔离

系统特定隔离是指将系统组件按照特定的需求进行隔离。特定隔离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、安全性、可维护性等。常见的特定隔离方式有:输入输出隔离和数据访问隔离。

总结

在实际工作中,架构师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和技术条件,综合考虑各种因素,设计出相对合适的系统架构。